狗狗打疫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1.注射疫苗后,一般情况下,身体不会有任何反应;也有部分动物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发热、食欲不振或精神差等症状,这些属于正常反应,大多在1~3天内自行恢复,若超过5天仍无好转现象则应及时就诊治疗。 2.如果因特殊原因未接种某针次疫苗,那么只需补种未接种的苗即可。
3.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是犬类常见的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需要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目前用于预防这两种病的灭活疫苗都是二联疫苗(即犬瘟热+细小病毒病)。 4.狂犬疫苗可用于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由于狂犬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特点,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畜共患,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所以建议所有犬种都应接种此类疫苗。但狂犬疫苗的效期较短一般为1年,而狂犬病毒又具有一定的潜伏特性,通常在发病前半年内注射的疫苗才具备足够的免疫效果。因此,一般建议在每年春秋两季各接种一次。
5.当宠物接种完所有疫苗后,其体内才会产生对抗相应病毒的抗体。因此,接种疫苗后的3周左右(也就是第4剂疫苗注射后一周),宠物体内的抗体才达到峰值,此时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所以,在宠物尚未完全拥有免疫力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避免宠物的自身感染及传播疾病的危险哦! 6.一般来说,刚购买的宠物应提前7天左右接回家隔离观察,待确定身体状态良好后再按照程序接种相应的疫苗;而幼龄犬应推迟到3月龄以上接种(因为这个时候的抵抗力相对较好);而处于妊娠期的母犬应该暂缓疫苗接种直至哺乳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