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宠物狗有哪些?
说到毛发,一般可以分为 被毛(Pelt)、绒毛(Down)和底毛(Undercoat) 三部分。
• 被毛又分长的外被毛(Long Guard Hair)和短的被毛(Short Guard Hair); • 内层绒毛又称为柔软绒毛(Soft Down)或层间绒毛(Interpilous Hair); • 在外被毛和绒毛之间的是底毛。 不同物种的毛发形态是有差别的,比如人类头发的主要构成主要是角蛋白纤维,而犬类的毛发主要含有角蛋白和脂质成分。这些物质参与形成毛发的刚性形状以及毛发表面的疏水性。由于这些不同的结构特征,导致了不同物种的毛发对温度、光照等外部刺激的反应性不同。
当然,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其毛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既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表型可塑性变化。 目前,在动物科学领域内对毛发研究得最为深入的要数小鼠。通过给小鼠提供不同的饲料,研究人员发现 小鼠的皮肤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与皮毛的生长存在正相关性! 当给小鼠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时(4%的蛋氨酸+0.25%的赖氨酸+1.3%的苏氨酸),与提供低蛋白含量的对照组(0.17%的蛋氨酸+0.06%的赖氨酸+0.8%的苏氨酸)相比,前者的皮毛发育良好且光亮。相反,后者的小鼠体表毛发稀疏,无光泽。 在小鼠的胚胎期,皮肤中的一种酶(TGM5)缺失的小鼠,其表面的绒毛不能正常脱落,导致小鼠死亡。而在成年期,缺乏这种酶的小鼠,即使能存活下来,也会因皮毛中的绒毛持续生长而不能脱去,表现出异常的浓密且硬的毛发。给这样的老鼠提供富含氨基酸的食物也不能改善其毛发质量。提示表皮生长因子(EGF)或者角质细胞衍生物可能参与调控这一过程。
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维生素A、C、E,微量元素锌及铁,钙镁离子等都可能以一定方式影响毛发的生长。 至于宠物犬猫等动物,虽然人们对它们的营养需求了解得更为深入,但是关于毛发方面的研究却显得不足。人们通常根据人的营养需要来估算宠物需要,这样准确度往往不够。毕竟人和宠物之间的基因背景、生理特点、生活习性等都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