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猫咪如何发腮?
其实猫咪有没有“腮帮子”,和猫的品种没有关系,而是由雄性激素决定的! 先给大家看一下没有“腮帮子”的英短: 再来看看有“腮帮子”的暹罗: 是不是很神奇?同样的品种,公猫有“腮帮子”,母猫却没有。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生理现象——绝食行为(fasting behavior)。 所谓绝食行为是指当小猫从妈妈那里吃到奶后,把头仰在上面拼命摇头,将刚刚吃进去的奶吐出来。然后继续吃,再吃下去,再吐出来……如此反复好几遍,这种反复吞咽-呕吐的行为就叫绝食行为。 大约50%的哺乳动物都有这种绝食行为,比如狗、猫、老虎等。 而决定猫咪是否有“腮帮子”的基因就位于一个控制唾液腺的基因上,该基因的变异会使得一部分猫咪没有形成完整的腮腺,无法分泌粘液蛋白,进而导致“腮帮子”消失。
不过,小猫咪在3~4周大的时候,会自发地停止进食,进入“断奶期”。此时它们的肠胃里会产生一种可溶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可以溶解掉牙齿周围的粘液蛋白,从而让幼崽能够顺利地啃下乳牙根部的柔软组织,并磨碎食物进行消化。而已经性成熟的猫咪是不具备这种可溶性蛋白的,所以它们没法自主地“啃下”自己的门牙和犬齿,进而无法“咬断”自己的舌头,也无法通过自我清洁的方式来清理牙齿。
只有未发育完全的小猫咪才会出现“咬断”自己舌头的尴尬现象;而一旦牙齿掉落,由于口腔中缺少了可溶性蛋白,也会使得幼猫失去咀嚼的能力,最终导致整口牙齿脱落。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猫咪自灭的遗传程序….真不知道究竟是它聪明还是它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