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疫苗多久可驱虫?
一般建议,在接种完疫苗一周后做第一次体内外驱虫,因为驱虫药进入肠道后,要经过肠道菌群的发酵分解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有的驱虫药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如在接种疫苗期间服用驱虫药,很容易引起腹泻。所以在接种疫苗后一周再进行体内外驱虫是比较安全的。 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外郊游时意外落入虫子较多的环境中,也可以及时用药预防。 用药前可以仔细观察狗狗的情况,如果有明显的外寄生虫感染症状(如剧烈瘙痒、大量脱毛)可以先用药处理,等药效发挥了再补打疫苗和驱虫。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新上市的注射用驱虫剂,可直接注射给狗狗使用,这样就能避免口服药物刺激肠胃的问题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采用新的注射制剂,在给爱宠用药前后两天里也需要注意不要带它外出,特别是不要去虫类比较多的地区,否则非常容易感染。
目前常见的体内驱虫药有阿苯达唑、噻嘧啶制剂,主要用于驱除蛔目寄生虫;甲硝唑主要适用于驱除绦虫;阿奇霉素可用于防治支原体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这些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故而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不要过量,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或遵医嘱进行服用即可。
常用的体外驱虫药主要包括驱蚤剂和驱虫滴剂两种,前者能够杀灭体表成虫,后者主要是起到预防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驱蚤剂有粉剂、颗粒剂、液剂等多种类型,主要作用都是杀灭成虫,防止体表的感染。在使用时需均匀洒在狗狗的毛发上,并用手按摩至皮肤吸收,一般1次/周。 不过要注意的是,粉剂类驱杀蚤剂刺激性比较大,如果宠物舔舐或者沾到眼睛里面,容易引起中毒现象,因此使用时千万不要让宠物舔食或者误食。
另外,有些驱虫剂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狗狗药物浓度是不同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切不可自己盲目加量。 如果想要达到较好的预防作用,还可以间隔7天后再重复用药一次。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用低浓度的驱蚤剂每天给小动物洗浴,也同样能到达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