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狗不能打疫苗?
1. 刚出生的幼犬,尚不足以注射疫苗;
2. 患有严重急性疾病的犬,不宜注射疫苗;
3. 黄疸、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损害导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的犬;
4. 被狂犬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犬;
5. 免疫失败的犬。
目前犬的疫苗主要分为两类,类是防治传染病的,例如犬瘟热、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等;另一类是驱虫疫苗,用于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在给犬接种疫苗时,应先了解疫苗的种类和用途,注意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犬的健康和安全。
一般我们建议,第一次给狗狗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狗狗出生两个月以后,因为此时幼犬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已经基本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在接种期间,要避免将疫苗接种犬与未接种的犬混合饲养,以免形成交叉感染;同时注意保持犬的日常饮食,避免过度惊吓、突然换粮等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出现。
有病的狗狗不能打疫苗
有病的狗狗最好先治愈再打疫苗。这里说的有病,包括体外寄生虫、内科疾病等。有些患病狗狗打疫苗之后会更严重,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等治好病再打,这样狗狗也会减少一些痛苦。
怀孕的母狗不能打疫苗
母狗在怀孕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打疫苗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怀孕的母狗,最好不打疫苗。另外,刚刚生完小狗狗,身体仍处于虚弱期,也建议缓一段再打疫苗。
小狗狗要达到一定月龄才能打疫苗。
一般来讲,30日龄以内的小狗狗最好不要打疫苗。30~90日龄的小狗狗按照30日龄间隔打满三针。之后每年打一次即可。
生病的狗狗缓一段再打疫苗。
如果狗狗打完疫苗后出现不适,需要在病愈后一段时间才能继续打下一次疫苗。比如发烧的小狗狗,在身体完全恢复后还需缓30~60日才能继续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