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前驱虫要注意什么好?
体内寄生虫,主要指线虫类(蛔目、绦目等)和原虫类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的幼虫期在体外生活时,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以幼虫形态对外界刺激有一定的抵抗力。外驱虫药主要对成虫期的线虫类寄生虫起作用;而对蛔目的幼虫期寄生虫的作用效果不理想,所以需要连续投药,达到内杀虫的目的。 一般来讲,我们建议宠物每个月做一次体内外驱虫,如果是孕期或哺乳期的狗狗,则更应该增加驱虫频率,比如孕中晚期(45天以后),每周做一次驱虫;哺乳期(出生至3个月),每2周一次。
1.用药之前,给爱宠喝适量清水,保证肠黏膜充分吸收药物。
2.根据体重,严格计算给药剂量,做到精准投药,确保疗效。
3.服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肠道的刺激,避免一次性大量服药,导致腹泻。
4.服用后,密切观察宠物状态,一旦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