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肛门有虫子怎么办?
寄生虫中的蛔目异尖科,是胃肠道里非常常见的寄生虫。 异尖虫成虫体形呈圆形或椭圆形,体内有发育阶段所特有的颜色改变,分为卵黄色幼虫期、体背灰黑色幼虫期(俗称“黑虫”)和体色自黄色的成虫期。 异尖虫的生活史中需要经过两个宿主,即中间寄主和最终宿主。其中间寄主包括鼠类、鸟类及多种哺乳动物,而最终宿主则是各种野生动物与家畜。
当上述物种在取食时,异尖虫的幼虫会进入消化道并寻找落脚之处。由于消化道具有强大的蠕动性,并且含有消化酶,所以幼虫在消化道内能够存活下来并进行繁殖。随着幼虫在胃肠道内迁移,一些个体可钻入胆道或肠道壁的皱褶内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临床表现可从较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到较严重恶心、呕吐或腹泻,但一般不会致命。
如果异尖虫继续发育,它们将会钻破肠道壁,进入腹腔,并在其中游走、发育为成虫。虽然成虫本身不具有致病性,但是它会以吸取胃肠道壁上的营养,同时分泌毒素来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 除了寄生在胃肠道里,异尖虫还可钻透肠壁侵入腹腔,并在里面四处游走,当虫体触碰到胆道或者肠道黏膜时就可能造成胃肠道的不适,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如果异尖虫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过长,可能还会在胃肠道里吸收营养物质,进而导致机体营养缺乏,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想要预防被异尖虫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杜绝其入侵途径。首先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其次要合理用药,杀灭胃肠道内的细菌,减少细菌的毒力,从而减轻对异尖虫的易感性;另外还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如服用阿苯达唑等药。这些预防措施对于预防其他寄生虫病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