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附近有大便吗?

侯贤群侯贤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解答 第一个是,“有”或“没有”的问题;第二个是,为什么“有”或者为什么“没有”。

一、有还是无 大便是人体消化道排出的粪便,经直肠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便。人的消化道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肝、胆道等器官,最后大部分经肛门排出体外。所以从上述解剖来看,人体的消化道的确是能分泌大便的。 但这里要强调一点,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肠道消化后,最终产物是分子态的物质,即小分子氨基酸、脂肪酸、单糖类等,而这些小分子的物质的代谢最终会在肝脏中汇集,再进行一次“加工”才最终生成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脂类。而肛门根本接触不到这些高营养物质,它唯一接触过的食物残渣是通过消化道末端(大肠)时已经基本是无机盐、水分和一些代谢终产物了。从肠道内营养素的来源来讲,是没有大便的。 但是,人们进食后,在胃肠道里被不断分解,随着胃肠蠕动,有些没有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被送到结肠,在结肠内被再次消化吸收(这就是所谓的“结肠消化吸收”),此时,如果摄入的是碳水化合物,则会被逐步水解成单糖,然后被吸收;如果是蛋白质,则会水解成氨基酸,然后再合成新蛋白或被直接利用;如果是脂肪,则会逐渐水解成甘油及脂肪酸,再通过主动转运系统进入血液或被利用。

二、原因何在 有学者认为,人每天摄入的食物通过口腔、食道、胃、肠道的蠕动,最后到达结肠需要8个小时,而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大约为12小时,虽然最后经过肛门排气、排便将体内垃圾清除,但对于那些未充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而言,它们已被彻底“加工”,早已不是最初的形状与结构了。所以,从机体功能上来讲,这些物质可以被看作是被重新“制造”出来的,而非直接从外部摄取的。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胃肠道里始终存在着液相区域,在这一区域内,各种营养素始终处于被溶解状态,随时都可以被吸收。

巫红莹巫红莹优质答主

其实,人的肛门附近是有大便的,只不过量一般不大,有时候肉眼也看不见,但实际存在。每次大便后,虽然我们用卫生纸擦拭多次,但大便时从肛门口冲刷下来的一些粪便会附着在肛周皮肤的皱褶里,不可能完全擦干净。

而肛周皱襞是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的高发区,经常有皮脂、汗液分泌,和残留的大便混在一起,也会产生异味。此外,肛周附近存在许多腺体,如肛周汗腺、肛门括约肌间隙内的腺体、肛管内的柱状上皮腺体等。这些腺体分泌功能不旺盛时,也可能影响大便排出,继发感染后也会产生异味。可见,清洗肛门是有必要的。

正确的清洗方式应该是,大便后用柔软干净的卫生纸擦干净,最好采用“坐厕纸”垫着屁股擦。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用流动的温水清洗。清洗的时候,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热;采用淋浴的方式,不要直射冲洗,否则容易伤害肛周皮肤;清洗的方向为从前往后;洗完后,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吸干水分,不能揉擦。如果患有局部炎症,一定要及时治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