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螨虫和猫癣怎么区别?
猫咪感染螨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猫咪感染寄生虫后的最早症状可能只是轻微瘙痒,猫咪会随便舔舐皮肤或试图咬自己的爪子,但一般不会用力搔抓。
当猫咪感染寄生虫的临床症状明显时,可能会出现如下表现:局部皮肤潮红、脱毛(大量脱落)、皮屑,严重时可见结痂; 由于猫咪喜欢用自己的嘴啃咬东西,所以如果发现它老是啃自己脚丫子和指甲缝里的肉,那就要注意了…这时要仔细观察猫咪的皮肤,看看是否有发红、掉毛的现象出现。
猫感染了螨虫会引起什么病? 蠕形螨属寄生虫,有足14对,体长约3mm,雌虫稍大。全身呈棕色或黑色,颈部背部有一圈鬃毛。幼虫期和蛹期无色。主要寄生在犬和猫的皮毛中,也可存在于动物消化道内。其发育过程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
成虫的寿命一般为7天左右,此时若进行驱虫可有效消灭体内的成虫。但如果是幼年期驱虫,则需要连续驱虫3次以上才会见效(根据体内虫体数而定)。当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怀孕等)时也容易发病。
大多数情况下,宠物主人很难观察判断自己家的爱宠是否感染了螨虫,而只能通过观察来判断。因为成年的螨虫肉眼是看不到得,必须通过特殊设备才能发现。 如果担心自家宝贝感染了螨虫或其他寄生虫,最好还是去检查一下!
目前检测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皮肤切片检查、血检及粪便检等。 最直接了当的方式就是采集样本后进行化验,看是否有寄生虫卵或成虫存在。这种方法最为快速,但是有一定的风险性,有可能造成寄生虫的扩散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宠物做了体内外驱虫,也依然有可能把虫子驱杀掉。但由于寄生虫对其具有耐药性以及应激性的作用,所以最好在用药后7-10天再检测一次,结果更加准确! 最后提醒一句,虽然驱虫药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但并不能完全防止感染。在日常护理中,定期驱虫、保持宠物生活环境的清洁是非常必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