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拉稀带血精神正常怎么回事?
应该分析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引起动物腹泻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一)非感染因素 1.消化不良 当进食过多、过快或突然改变饮食时,胃肠道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出现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腹泻。当动物发生热性疾病时,由于胃肠蠕动加快,也会产生腹泻。这种情况下的腹泻,粪便中含有消化不完全的食物颗粒,有特殊的酸味,经多次反复消化,粪便中最终没有营养物质了,臭味也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这类腹泻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停食一顿或半顿,减轻胃肠道负担后就会好转。但如果腹泻剧烈,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 对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的幼犬来说,最好少喂多餐,以利于消化吸收。
2.应激反应 在更换环境、更换饮食、免疫接种等情况下,动物会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腹泻。这种应激性的腹泻,有些可以排除肠道内的病原体,但大多数没有,应注意观察有无传染病的潜在可能,并应作出相应处理。 (二)感染因素 1.寄生虫病 寄生虫寄生在消化道内,可吸入消化道壁进而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胃肠道炎症,出现腹痛、腹泻。
寄生虫虫体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毒性,能损害胃肠道黏膜,也可导致腹泻。如果怀疑寄生虫感染,可取粪便进行检查,如发现寄生虫或其虫卵即可确诊。 蛔目幼虫的幼虫期可在消化道内移行,其幼虫具有游走能力,可向胆道、消化道壁深部钻行,从而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呕吐;蛔目的成虫主要寄生于消化道内,当摄入足量的营养物质,可使消化道蠕动增加,同时吸食胃液及十二指肠液,导致胃肠道不适而腹泻。 绦目寄生虫的幼虫期可以在消化道内移动,并钻入消化道壁组织内,从而破坏胃肠道黏膜,引起消化道出血;成虫主要以吸盘吸附于胃肠道内表面,依靠胃肠道蠕动以及虫体前端伸缩运动将消化道内容物推挤进消化道壁,从而消耗胃肠道的能量与营养物质,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缺乏,出现慢性腹泻。 如果确认是寄生虫引起的腹泻,需要驱虫。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粘膜发炎,出现腹泻。取粪便进行显微镜检查,如发现较多的炎细胞和寄生虫卵,即可确诊。 如果确定是细菌导致的急性肠炎,可以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3.病毒性肠炎 病毒感染可引起胃肠粘膜损伤,出现腹泻。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染,故对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毒也可以在体内繁殖,形成隐性感染的病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致病。对幼犬要特别注意卫生,做好疫苗注射工作,以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发生率。 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对于病毒性肠炎,主要是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三)诊断检查 对于原因不明的腹泻病例,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检查项目主要包括:
①粪便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培养。了解有无寄生虫和其它微生物的存在。
②血常规的检查:了解有无血液系统方面的病变。
③生化全项的检查:了解肝肾功能和糖代谢的功能状态,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