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吃什么药去弓形虫?
据专家介绍,弓形虫病(简称弓虫病)是由弓形体属的弓形虫引起的,人类感染后常呈慢性化,呈现慢性感染所致的持续性感染,症状有表现为持续发热、干咳等。
猫咪吃了什么人吃的食物,也可能得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急性感染,多见于与猫密切接触的孕妇和儿童。另外一种为慢性感染,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婴儿。除滋养作用外,弓形虫还能侵入到组织及细胞、肺、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肌肉、溶血性肾炎、血浆、睾丸、卵巢及肝脏。如果弓形虫病不治疗,可逆转为慢性感染,并可长期隐匿不愈。不断感染新的寄生虫,使人体产生抗体,因而引起症状逐渐消退。 猫,作为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弓形虫病可以通过粪便—口—呼吸道等途径传染给猫咪。大部分感染弓形虫的猫并不发病,成为弓形虫的携带者。
驱虫方法:
1、苯巴比妥或胺丙滴剂(15~20毫克/千克体重)。
2、磺胺类(10~15毫克/千克体重),首次用量加倍。
3、扑癫酮(7.5~10毫克/千克体重)。
经孕猫喂养,可使胎猫受到母体影**,有70%孕猫在怀孕期感染过弓形虫。
孕妇应在怀孕期的第三或第四个月进行服药治疗。若胎儿出生后,经血清检查弓形虫阳性,则其婴儿期亦感染过弓形虫病。
对儿童或成人治疗后,其痰、粪便和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很快出现,此后以较低水平持续存在。若再以疫苗免疫,则可大量产生抗体而得以巩固。
一般剂量为:0.5 kg 1.0国际单位(1 mIU),1.0 kg 2.0国际单位(2 mIU),2.0 kg以上者 4.0国际单位(4mIU)。
注意事项:
1、由于弓形虫病病原复杂,累及器官较多,全身症状的临床表现难以确切总结,因此在诊断弓形虫病时,应详细询问猫、鸟类和哺乳动物接触史,以及粪-口流行病学,并全面体格检查,必要时应做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方法以检查抗体为主,并应鉴别和排除血清中加入的抗体。
2、早期病例弓形虫抗体阴性,晚期间断治疗可使抗体转阴。治疗后可长期使用乙胺嘧啶和磺胺二甲氧嘧啶治疗,或用乙胺嘧啶和扑尔敏联合治疗。
3、妊娠妇女,特别是患弓形虫病的高危人群,怀孕早期进行乙胺嘧啶治疗和检查,可降低胎儿弓形虫病的发生率。
4、预防弓形虫病应注意:(1)禁食猫肉。(2)避免与猫接触,特别是感染过弓形虫病和病毒性肠炎的猫。(3)处理猫粪便要在开阔的环境中进行。(4)清理猫窝后要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