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焦虑症?
关于犬行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几乎没有进行什么研究;此后35年时间里,也只不过收集到了非常有限的数据和信息。 198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动物行为学家约翰·霍林沃思(JohnHollingworth)博士出版了《狗的本能和行为》一书,该书是目前有关这方面最完整、最权威的研究成果之一。书中指出,人类通过近千年的驯养史,已经将许多原本属于野生动物的遗传特性从狗的基因中抹去了,但同时又留下了一些其他动物的遗传特性(比如狼、熊等)。这些被抹去的和留下的天性,决定了狗的一些先天行为模式,当外界环境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异常的行为——这就是“狗焦虑”的由来。
根据霍林沃思的见解,造成狗焦虑的原因一般有四个:
1.分离焦虑:由于长期与主人在一起生活,一旦主人外出或长时间离开,而小狗又不能随便出门,就会出现坐立不安、狂吠、随地大小便甚至啃咬家具等行为。 2.环境焦虑:如新买来的小狗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产生恐惧感;狗被关入笼子、拴上链子也会因感到被限制自由而产生焦虑反应等等。 3.强迫行为:有些狗会反复地做某些动作,直到满足某种需要为止,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强迫动作或强迫行为,例如有的狗喜欢咬拖鞋,有的则喜欢到处便溺而不让人清理等。 4.社交焦虑:狗之间为了争夺权利或领地会发生争斗,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交焦虑”的表现形式。
除了上述四种以外,还有些情况也容易引起狗的情绪波动,进而引发焦虑。比如说狗受到强烈刺激时会产生极度惊恐的反应,这时其呼吸急促、心搏加快、肌肉紧张等,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数分钟还不能得到缓解的话,就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硬、麻痹,无法行动——这便是所谓的“惊恐发作(panicattacks)”现象。
当然,并非所有的狗都会发生焦虑症!一般来说,那些性格内向的狗更容易患此疾病-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充分的机会来适应新的环境与人物,所以也就无法建立信心去战胜这些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