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猫咪用驱虫么?
需要,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 体内寄生虫主要侵害的是消化道,比如蛔目、绦虫目的寄生虫,这类虫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怕高温高湿的环境,在40°左右的时候,它们也能够存活下来。所以夏天到了,大家别以为温度高了,虫子就不会出来了,只要做好驱虫,问题就不大。 一个月大的小猫应该做两次体内驱虫,第一次在做疫苗之前(建议做体内外一体的驱虫药物);第三次在疫苗结束之后。体内驱虫的药物外面能买到吗?可以!但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螨虫、真菌、细菌等引起的皮肤病。这些寄生虫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猫咪患有体外寄生虫,主要表现为瘙痒、频繁抓挠、皮肤红疹、皮屑或者结痂、掉毛。 如果不及时处理,体表寄生虫还会四处扩散,感染其他宠物或人体。 所以外驱很重要!内驱也很重要!都要按时做! 用滴剂或者喷剂,直接作用在皮肤表面,通过皮肤吸收达到杀虫的目的。
具体用药要根据具体寄生虫类型选择,不可盲目使用,以免出现驱虫药中毒的情况。 对于已经感染体外寄生虫的猫咪,要先进行体外驱虫治疗,然后再注射疫苗。否则感染了体内寄生虫的猫,不仅发育会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体内还是体外驱虫,都需要防止狗狗舔食到肚子里,导致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