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猫咪驱虫药?
如果猫咪身体比较健康,没有明显的不适感的话,可以在猫咪四月龄大的时候开始给它做体内外驱虫了。 体内驱虫可以每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每两个月做一次。 体内外驱虫药物成分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需要主人做好区分工作。
1. 体内驱虫 常用的体内驱虫药有拜耳内驱、博莱恩内驱和普安特内驱等,这些药品主要作用于预防肠道内的寄生虫感染,如蛔目、绦目等。对于预防蛔目的寄生虫效果是比较好的;而普安特内驱针对绦目寄生虫的杀灭率可高达100%!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都比较类似,是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然后随血液循环抵达各器官,最终到达寄生虫所在部位,从而起到消灭寄生虫的功效。 这些药物在杀灭寄生虫的同时也会损伤寄生虫表面的角质层,因此使用后部分寄生虫可能会脱落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此时,若猫主准备给猫咪喂食,则需要将食物暴露在阳光下晒半小时左右杀菌消毒,或者用沸水浸泡20分钟左右再给猫咪吃。
注意:虽然这些药物都可以杀死虫卵,但并不能杀灭幼虫,因此在灭杀成虫阶段应注意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幼蚤幼虫再次侵入体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是禁止给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及孕妇使用的,如果家长给婴儿或孕妇吃了含有上述药物的驱虫药,有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2. 体外驱虫 常用的体外驱虫药有阿维菌素、赛拉菌素以及吡喹酮等。其中阿维菌素与赛拉菌素属于抗生素类杀虫剂,主要通过干扰神经传导功能来控制寄生虫活动,从而达到杀灭的效果;而吡喹酮属于苯胺类驱虫药,对绦目、蛔目等一些体内寄生虫都有较好的杀灭功效。
这三类药物使用时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涂抹在猫咪的皮肤表面,并且尽量保持药物在体表的时间能够更长一些,以达到最好的杀虫效果。同时,在使用体外驱虫药前,需确保猫咪身体干净健康无伤口,毛发无脱落,皮肤不油腻,否则会影响药物吸收而产生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