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身上会自己长虱子么?
泻药 题主担心的应该是体外寄生虫中的虱子,跳蚤和螨虫吧(因为蜱虫是寄生在动物表皮下的)。
1.先说虱子 这是体外的寄生虫,体长大概0.5mm左右,呈圆筒形,像只大号的蚂蚁,背上有两个突起,一黑一白很显眼的。用放大镜仔细找的话,还是很容易发现的。 这种虫子喜欢温暖的地方,所以夏天衣物容易滋生。它们的生命周期短,只有10天左右,所以很好杀灭。对付方法也简单。
2.再说跳蚤 这货比虱子要大一些,形状有点像蚂蚱。喜欢啃咬皮肤,吸血,而且特别喜欢舔自己的爪子,经常看到它们在自己挠痒的时候把爪子放到嘴里啃。这货生命力比较强,温度适宜的话,可以存活3-6个月不吃不喝。由于它可以蹦也可以爬,而且很喜欢干净的地方,所以要想找到它还真不容易。当然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它的老窝——你的床上!
对付方法也是简单。
3.最后说螨虫 蠕形螨和节肢螨都属于螨虫,但这两种都是寄生于毛发根部,是以毛发的蛋白质为食的,当它们吃饱了之后就会四处移动寻找合适的缝隙去休眠。虽然它们爱吃蛋白质,但是体内却没有分解蛋白质的酵素。因此它们虽然能以毛发和皮肤表面的油脂为食,却无法彻底消化这些物质,从而沉积在体内形成炎性反应。 这两货喜欢黑暗、温热、潮湿的环境,因此对环境要求比较高。要想消灭它们,就得从改变环境入手。
寄生虫病不是传染病,而是由吸血寄生虫或肠道寄生虫等特殊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病原体通常可通过检查粪便后发现。一般由虱子等外部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被称为寄生虫皮肤病。猫咪被寄生虫感染的几率是很高的,特别是肠道寄生虫,由于肉眼很难看到,所以通常都需要定期驱虫。
有的猫感染了寄生虫病后,通常会患有肠胃炎,食欲会下降、消化功能也会减弱,特别是吃干猫粮后症状会更加明显。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猫咪,可以喂食一些更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比如:罐头、食物等,另外还需要调理肠胃。猫咪寄生虫感染后,除了拉稀、呕吐外,还可能会出现贫血。猫咪感染肠道寄生虫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排便异常。
猫咪身上会长虱子的原因
感染途径
跳蚤感染主要通过猫之间相互接触的传染,带虫猫和健康猫在一起,则会通过跳蚤的骚扰而传染给健康猫。跳蚤喜光明和热的地方,因此多寄生于猫背部脊柱两旁、腹侧、后肢股内侧、尾根等处,喜欢吸腰部、背部的皮肤。猫被跳蚤叮咬后皮肤过敏与发痒,猫就频繁地咬、舔、梳理和抓挠患病部位,导致皮毛受损。
皮肤受到不断刺激和搔抓,引起继发细菌性皮肤病。跳蚤离开猫体,会在毛地毯、沙发和宠物的窝中产卵,幼虫孵出来后会以跳蚤粪便和其他有机物为食,在这些地方结成蛹。这些包在茧内的蛹对清洁和除虫剂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在室内长期存活。新孵出来的跳蚤有很强的感应能力,能感应到猫或其他动物身上的热量、CO_2、光线和振动,并会自动跳到这些动物身上。
感染条件
跳蚤卵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温度-22℃,相对湿度65%-80%)最易发育。因此,蚤种经常在春季晚期夏季初期的温暖、潮湿天气下繁殖和活跃于宠物的皮肤和毛上,特别是春天洗澡的次数有所减少。通常在宠物喜欢睡的地毯和宠物的窝上容易发现跳蚤。